DB15∕T 3605-2024 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

ID

FE38257B265C478796A1D2EFD1840C77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01 65.020.01,CCS,B 05 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3605—2024,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returning straw to the black soil,2024-07-22发布,2024-08-22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5/T 3605—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向前、路战远、孟天天、白东星、程玉臣、谢锐、陈立宇、戎美仁、师晶晶、王建国、王满秀、葛国龙、孙峰成、张立华、魏淑丽、郝楠森、赵双龙、何双柱、厉雅华、乔志刚、刘宏金、武岩、张健伟、双福、胡戎硕、潘扬、哈斯巴根、乌力雅苏,DB15/T 3605—2024,1,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 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 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 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东北黑土区秸秆还田机具选择、秸秆还田时间、技术指标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东北黑土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6部分 秸秆粉碎还田机,GB/T 10395.20 农林机械 安全 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NY/T 4421 秸秆还田联合整地机 作业质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秸秆留茬覆盖还田 returning straw stubble to the field,作物收获时,根据作物种类调节机具割台高度以达到不同作物留茬高度的要求,其余秸秆离田,主要以留茬覆盖地表的一种秸秆覆盖方式,茬-秆复合覆盖还田 returning crop - stem composite cover,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作物种类,在作物收获时采用留茬覆盖和秸秆粉碎覆盖相结合的覆盖方式,秸秆归行覆盖还田 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 by covering the stubble row,收获后秸秆全部覆盖地表,采用归行机对秸秆进行归行处理,形成一个基本洁净的播种行(带)用于免耕播种,归行后的秸秆在播种行(带)间覆盖的方式,4 机具选择 留茬覆盖还田机具,DB15/T 3605—2024,2,4.1.1 作物收获机选择,宜选择能满足作物留茬高度要求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规定,4.1.2 打包机选择,使用卷压式圆捆捡拾打捆机或活塞式方捆捡拾打捆机,捡拾作业不破坏根茬,捡拾器弹齿高度按留茬高度进行调整,打捆机捡拾率为80%左右。打包机的工作效率、产量、打包密度等性能参数,应符合GB/T 10395.20的规定。 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机具,4.2.1 作物收获机选择,选择安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一次性完成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撒作业。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421的规定,4.2.2 秸秆粉碎机具选择,若留茬过高、秸秆粉碎抛撒达不到要求时,宜采用符合GB/T 24675.6要求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一次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规定。 茬-秆复合覆盖还田机具,选择安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一次性完成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撒作业。留茬高度和秸秆粉碎质量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秸秆全量粉碎混土还田,4.4.1 作物收获机选择,收获机具选择参照4.2.1,4.4.2 秸秆粉碎机具选择,机具选择参照4.2.2,4.4.3 翻埋旋耕机具选择,使用大中型旋耕机或反转灭茬机进行旱耕深旋作业,也可选用犁旋一体复式机作业,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配套、犁体工作幅宽≥40 cm的液压翻转犁,同时配置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圆盘耙或旋耕机。 秸秆归行还田机具,4.5.1 收获机具选择,收获机具选择参照4.2.1,4.5.2 归行还田机具选择,采用免耕播种的,可在播种拖拉机前方加装秸秆归行装置随播种完成归行作业,5 秸秆还田时间,DB15/T 3605—2024,3,秸秆全量粉碎混土还田应在作物收获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秸秆粉碎覆盖和归行应在春季播种前进行,6 技术指标要求 秸秆留茬覆盖还田,6.1.1 留茬高度要求,麦类作物留茬高度15 cm~25 cm;大豆留茬高度﹤10 cm;油菜及高粱留茬高度 15 cm~20 cm;玉米留茬高度20 cm~40 cm,覆盖度在10%~30%之间,6.1.2 打包离田要求,离田带土率,秸秆捆(包)在离田打包过程中,为保护耕地表土土层,其离田带土率不宜过高,打捆要求应符合GB/T 10395.20的规定。 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 cm~8 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95%(视具体作物而定,如玉米≥95%,大豆≥90%,小麦玉米≥95%,玉米≥90%),漏切率≤1.5%,均匀覆盖地表。 茬-秆复合覆盖还田,麦类作物留茬高度宜……

……